【食安新焦點】組胺污染或致魚類帶金屬異味及變色 食安中心教預防鯖魚中毒
發布時間: 2023/01/02 09:00
食物安全中心(食安中心)在2022年10月接獲衞生防護中心通報一宗涉及吞拿魚柳的懷疑鯖魚中毒個案,並抽取相關食物的樣本進行化驗。結果顯示,一個急凍吞拿魚柳樣本被檢出含有組胺,含量可引致食物中毒反應。有關進口商、供應商及食肆已按中心指示停售及棄置相關食品,該進口商亦已展開回收。食安中心發現,本地鯖魚中毒個案由2018年及2019年沒有錄得個案,到2020年、2021年及2022年(截至11月為止)分別錄得一宗、兩宗和四宗個案,數字呈輕微上升趨勢。本文將會解釋鯖魚中毒的成因和症狀、相關的風險評估資訊及預防措施。
什麼是鯖魚中毒?
鯖魚中毒又稱「組胺中毒」,由進食含大量組胺的魚類引起。涉及鯖魚中毒的魚類通常在魚類組織內含有大量氨基酸組氨酸,包括吞拿魚、沙甸魚、鯷魚、鯕鰍、希靈魚(鯡魚)、旗魚、藍魚(扁鰺)、三文魚(鮭魚)、油甘魚(鰤魚)及劍魚等。魚類在捕獲後,若處理及貯存温度不當,部分屬於魚類自然菌羣的細菌便會繁殖。這些細菌的「組氨酸脫羧酶」會把「組氨酸」轉化為組胺 (圖1)。組胺可在從捕魚到進食等各個食物供應鏈程序中形成。其他由魚類中細菌產生的生物胺或會加劇組胺的毒性。
雖然熱處理(例如烹煮、熱熏)能殺死製造組胺的細菌,並使製造組胺的酶失去活性,但組胺本身非常耐熱,一旦在食物中形成,即使烹煮、入罐或冷凍也不能將之破壞。儘管受組胺污染的魚可能帶有金屬異味、惡臭及魚肉變色,但部分受污染的魚的外觀、氣味和味道也可能全無異常,因此不能依靠感官評估就確保魚肉不含組胺。
鯖魚中毒的症狀
鯖魚中毒的病人會出現一種或多種症狀,包括口腔附近出現刺痛和灼熱感、面部潮紅、出汗、噁心、嘔吐、頭痛、心悸、頭暈和皮疹。症狀一般於進食受污染魚類後5分鐘到2小時出現,並通常維持8至12小時。雖然鯖魚中毒的症狀可持續數天,但並無已知的後遺症。因鯖魚中毒而致命的個案非常罕見。
組胺的風險評估
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/世界衞生組織認為,若攝入多於50毫克組胺,便可出現急性鯖魚中毒症狀。組胺通常在數小時內便會從人體排出,因此連續多餐吃魚亦不會造成累積效應。
鯖魚中毒的預防措施
魚及魚製品長時間在不當的温度下處理及貯存,經過細菌的作用才會令大量的組胺形成。因此,魚類死後必須立即冷凍,而從捕魚到進食的整個食物鏈亦必須維持冷鏈完整。冷凍(冰鮮)魚及魚製品應貯存於攝4度或以下,冷藏(急凍)製品則應貯存於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(圖2)。煮熟的魚和即食魚製品(如吞拿魚三文治和已開罐的罐頭魚)可能會再被細菌污染,如非即時食用,應存放於雪櫃內。切勿在室温下解凍冷藏魚類,此舉會促使組胺產生;冷藏製品應妥為解凍,例如利用雪櫃保鮮格、把魚放在流動的自來水或微波爐內解凍。
為預防鯖魚中毒,市民及業界應從可靠及衞生的來源購買魚及魚製品。不要購買或食用有任何變壞跡象(包括異味、組織分解或魚肉變色)的魚類。冷凍的魚及魚製品應貯存於攝4度或以下,冷藏製品則應貯存於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。冷藏製品應妥為解凍,切勿在室温下解凍,此舉會促使組胺產生。食安中心發出了《預防鯖魚中毒的食物安全建議》,為業界和消費者提供詳細預防鯖魚中毒的方法。
TOPick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,提供最新的食物安全資訊,「食安新焦點」逢每月的第一及第三個星期一早上九時刊出,以上資訊均由食物安全中心提供。